拾级考试网带你了解初二物理试题 ,希望本文能帮到你。

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题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09—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制卷教师: 座位号: 姓名: 班级 :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2、在右图中,要将一圆柱体重物推上台阶,最小的作用力应是

( )

A、F1 B、F2 C、F3 D、F4

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4、图1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5、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让我们想像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6、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最大的是 ( )

A、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落下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8、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

9、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兔子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比兔子的平均大

10、在物理中,我们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 25分)新 课标 第一 网x kb 1.com

11、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_作用的缘故.

12、物体重l 000 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的力;如果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起它,需要用 N的力(不计摩擦滑轮自重)。

13、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不要求解释)。

(1)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 ;

(2)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 。

14、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物体具有 ;足球最后停了下来,这说明足球受到了_力的作用。

15、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N,方向__;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加到15N,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N。

16、从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晚上21:11开车,第二天早上7:21到达北京,两地间铁路线长1205Km,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是 Km/h(取整数)。为庆祝这次提速,某乘务员买了一只绣球挂在正常行驶的车厢顶棚上,一乘客看见绣球突然向前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若绣球突然向右侧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高速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 。

17、在下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均选填“(a)”、“(b)”或“(c)”〕

(a) (b) (c)

18、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h的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为参照物。”

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的表盘示数如图9,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为 km/h= m/s。

三、作图题(19题6分,20题4分,共10分)

19、如图19所示,粗细均匀的棒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O连接.要求:

(1)作出地面对棒的支持力和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画出重力的力臂

20、如图20所示,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四、实验题(20题10分,21题8分,共18分)

21、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快上做 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 _。

五、计算题(19分)

23、(8分)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1000牛,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牛的拉力。请你通过计算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24、(11)如图13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l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

(3)轿车若仍以该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4(2012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2.(2012德州).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3.(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4.(2012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5(2012株洲).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6(2012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 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 气凝华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

7.“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 熔化

8.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

9.今年五一 期间,气温骤降,游客们在武当山顶欣赏到了一 种奇特的景观,如图绽放的红花和绿叶附着一层薄薄的霜,好像披了一件洁白的纱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C.花朵上的水遇冷凝固

D.花朵上的水蒸发形成

10.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11.(2012恩施).图3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

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12.(2012威海).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 精的棉 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2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46 分)

13.(2012滨州)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

“B”或“C”),示数为 ℃。

14. (2012盐城0.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形成霜,

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

15.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 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_;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

16.2010年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 却比较少 。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 形成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 形成的(均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7.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大量的热,

18. 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__,又容易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__(“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19. 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

20.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 成水蒸气

21.(2012临沂).晓雯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指示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 熔点是 ℃。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 固过程的是 。

22.(2012株洲).图9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图象是 ----------(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

23根据国务院规定,办公场所的空调,在夏天温度应设置为不低于 (选填20℃或26℃)。冬天,用手握着温度计底部测量气温,可能会使测量结果偏 (选填“高”、“低”或“不影响”)。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在恩施州测量沸水的温度,可选择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温度

物质 熔点

/℃ 沸点

/℃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5

水 0 100

三实验题(24题4分,25题4分,26题4分,27题6分,共18分)

24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25.(2012东营).(4分)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 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6.(2012咸宁).( 5分)小明 同学用如图15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7.小红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如图),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0 84 88 92 96 98 98 98

(1)图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B.4C.5B.6C.7C.8B.9B. 10C.11B.12B.

二填空题

13.B、48。14.凝华、吸热。15.蒸发吸热、热涨冷缩。16.液化、凝华。17.液化、汽化、吸热。18.液化、汽化、放热、吸热。19.升华。20.升华。21.48、C.22.凝固、80.23.26℃、高、水银。

24.向下飘,因为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比空气重。

25.94、98、选用少量温水。26.晶体、固液混合态、98、低于。

27.(1)甲、98、不变(2)略。

初二物理下册试题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2

一理解与应用

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物体 ,当浮力小于重力,物体 ,当浮力等于重力,物体 或 。

2.轮船能漂浮在海面上,是因为轮船受到 对船的 力和 对船的

力, 这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3.一金属吊在弹簧秤下端,在空气中弹簧秤读数是27.5N,现将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是21.5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N。

4.弹簧秤下挂一石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石块没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

5.将一只铁桶浸没到水中后,感到铁桶比在空气中要 ,这是因为铁桶在水中受到的 的原因。

6.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 和 , 这两个力大小 ,方向

7.一只质量为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这时鸡蛋受到的浮力 重力,浮力的大小为 N。

8.一个物体重30N,用弹簧秤挂着它,将它浸入水中,弹簧秤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5/6,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9.氢气球在空气中脱手后会上升,说明氢气球在空气中也受到 力,方向为 。

10.如图1所示,将石蜡块紧贴在烧杯底部,向烧杯中缓缓倒入水,石蜡块不上浮,这时石蜡块 浮力(填“受到”或“没有受到”)。轻拨石蜡块,让水浸入石蜡块底部,这时水对石蜡块有 ,从而产生浮力。

11.图2中,A、B、C三只小球的浮沉情况分别是:A上浮,B悬浮,C下沉,请在图2中画出每只小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不计水的阻力)

12.小明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a示数为 N,将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示数为 N,请你帮他解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示数减小是因为;

(2)若直接将此物体放人此种液体中,则物体将。(填 “漂浮”、“悬浮”或“下沉”)

13.“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家人到中东“死海”游玩,“死海”其实就是咸水湖,当人完全浸没水中时,人受到的浮力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时,人受到的浮力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轮船是水上重要的交通工具,航行时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

⑴轮船由海里驶人长眈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⑵轮船从上海驶往重庆要经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船闸,船闸是根据_原理建造的;

⑶水运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并排同向行驶的两船“相吸”发生碰撞,做出了限速限距 的规定,是因为__。

15将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放入水中后木块浮上来,石块沉下去其中受到浮力大的是

A.木块 B.石块 C.无法判断

16.一只铁球放入水中后一直沉到水底,这是因为( )

A.铁球是铁制的 B.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D.铁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17.将一个物体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在酒清中悬浮,在水中漂浮,则( )

A.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B.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

C.它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8.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A.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B.物体在水中加速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C.物体沉在水底,底部与容器底有部分接触,这时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和重力

D.物体沉在水底,底部与容器底有部分接触,这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19.有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当它浸没在清水中时,弹簧秤上的读数表示为()

A.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B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之 C.金属块的重力

20.有两艘相同的船,甲船空载,乙船满载。如图5所示,那么( )

A.甲船所受浮力比它的物重大 B.乙船所受浮力比它的物重小

C.两船所受浮力相等 D.乙船所受浮力比甲船所受浮力大

21“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等于其重力

22.将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烧杯水中,然后向水中加盐,使鸡蛋上浮,如图所示。

⑴、在图中画出鸡蛋上浮时的受力示意图;

⑵、鸡蛋浮出水面后,不会立即停止,还会上升一些,这是什么原因?

答:

23.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木块的体积为0.05m3则此木块受到的浮力为N。

24.如图甲,石块重为20N,绳对石块的拉力为8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N;如图乙,木块重20N,绳对木块的拉力为25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N;如图丙,木块重为20N,石块C重5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N。

26.如图6所示,一个边长为L=10cm的正方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其上表面

与水面平行且距水面H=20cm,求: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压力大小,

浮力大小及方向。(取g=10N/kg)

初二的物理练习题要普通一点的表很难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8分)

1、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6N,则物体的重力()

A、一定等于6N B、一定小于6N

C、一定大于6N D、判断均不正确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弹簧相连的挂钩受到的力的大小;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再提着挂钩时,挂钩受到的力应该是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解答:解: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6N.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质.

答题:ddllnn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2、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量同一物体,称量的结果是()

A、天平的示数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B、天平的示数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D、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不同

考点:重力;质量及其特性.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解答:解:因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所以天平的示数相同,因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在月球和地球上的个物理量的不同,注意弄清个物理量的特点及月球上的特点.

答题:sdpyqjy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3、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其中F1=8N,F2=6N,已知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一定为14N B、一定为2N

C、一定与F1同向 D、一定与F2方向相反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在力的合成中,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方向相同时其合力最大,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当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解答:解: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F1=8N、F2=6N,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F=F1-F2=8N-6N=2N,合力方向跟F1相同,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其合力最大:F=F1+F2=8N+6N=14N,合力方向跟F1、F2相同,

因为两个力的方向不确定,所以其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2N,也可能等于14N,所以选项A、B不正确.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的方向跟F2的方向相同,所以选项D不正确.

由上述可知,选项A、B、D不正确.

故选C.点评:知道最大、最小力的合成方法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答题:张圣军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保持静止,下面各对力为平衡力的是()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B、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C、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

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先对文具盒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或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进行判断,注意本题中的压力是桌面受到的力,因此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中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答:解:在水平面上静止的文具盒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并且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因此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压力是桌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和重力或支持力均不为平衡力.

故选 A.点评:知道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或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并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牢记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答题:fhp826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5、质量为100克的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60克的水,则此物体将()

A、浮在水面 B、悬浮在水中 C、沉到容器底 D、无法判断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推理法.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F浮=G排=G溢=m溢g,而G物=m物g,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所处的状态.解答:解:物体所受浮力:

F浮=G排=G溢=m溢g=60×10-3kg×10N/kg=0.6N,

物体的重:

G物=m物g=100×10-3kg×10N/kg=1N,

∵F浮<G物,

∴物体会下沉到容器底.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答题:951574352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6、往量筒里倒入100厘米3的水,然后把一铁块用线吊着,放入量筒里,当铁块浸没在水中后,量筒里的水位升高到150厘米3,则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取=10牛/千克)()

A、1.5牛顿 B、0.5牛顿 C、2.5牛顿 D、1.0牛顿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量筒内水位升高,可以求铁块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知道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求浮力.解答:解:∵铁块浸没在水中

∴V排=V铁=150cm3-100cm3=50×10-6m3,

F浮=ρ水V排g=1×103kg/m3×50×10-6m3×10N/kg=0.5N

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从实验中测量出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以及单位换算1cm3=1×10-6m3,属于基础内容,难度不大.

答题:951574352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7、某同学观察到一物体由西向东沿直线运动,先后经过水平方向上的M、N两点,则该物体在从M到N的运动过程中()

A、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可能等于水平向西的力

B、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可能大于水平向西的力

C、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一定不小于水平向西的力

D、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可能小于水平向西的力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由西向东做直线运动,有以下几种可能: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分别讨论,利用力和运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其受力情况.解答:解:若为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故有A这种可能.

若做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向东的动力就大于物体受到的向西的阻力,故有B这种可能.

若做减速运动,物体受到的向东的动力就小于物体受到的向西的阻力,故有D这种可能.从而可知C错误.

由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确定,故A、B、D这三种可能都存在.

故选A、B、D.点评:题目中只告诉了物体向东运动,而物体的具体运动状态没有告诉,所以物体的受力情况也不确定,因此要讨论.从而导致了有多种可能.

答题:吴长青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8、“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本题目考查的是有关物体的沉浮问题,根据题干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处于漂浮状态,则人的重力等于浮力.而人处于漂浮状态时,人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通过分析选项便不难选出.解答:解: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人所处的状态与扔进海里时的姿势无关,只与重力、浮力的大小关系有关,不符合题意;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应该处于悬浮状态,而非漂浮状态,不符合题意;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不符合题意;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故符合题意;

故选 D点评:本题目考查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对物体状态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物体所受力大小的判断,以及物体液体密度关系的大小比较.

答题:songdexing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8分)

9、一只大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赵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来推木箱,木箱没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200N;这时小强过来帮忙,小强用了100N的和小赵沿同一方向的力来推木箱,木箱匀速向前滑动,这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00N;小李看到后,嫌小赵他们两人推得太慢,也过来帮忙,如果小李用的力大小为300N,方向和小赵相同,则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故木箱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上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故摩擦力等于推力,故摩擦力为200N;

当木箱匀速运动时,物体所受总推力F=100N+200N=300N;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推力应与摩擦力相等,故摩擦力为300N;

小李来推时,推力方向与小赵的推力相同,故总推力增大,但滑动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300N;

故答案为:200;300;300.点评:解决本题应掌握二力平衡的应用及影响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答题:wslil76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0、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共线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N和5N,其中合力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为15N,最小值为5N.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解答:解:(1)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是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反时,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2)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F1=10N,F2=5N,则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10N+5N=15N,最小值:10N-5N=5N.

故答案为:15、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合成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答题:山东张洪霞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1、如图所示的二力不是(填“是”或“不是”)平衡力,这是因为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图示的两个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它们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不是、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点评:分析平衡力时,关键是和相互作用力区别,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之外,关键是看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答题:刘治强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2、课本中的小车沿斜面下滑的三个实验中,“同样条件”系统指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不同条件”系指不同水平表面.考点:牛顿第一定律.专题:实验题;控制变量法.分析:(1)本实验影响小车运动距离远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摩擦力的大小;二是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大小.因此探究小车滑行的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就必须确保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而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行归纳;解答:解:(1)影响小车到达水平面的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小车的重量,二是小车处于斜面的高度,三是斜面的粗糙程度,所以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就需要保持这三者相同.

(2)为了比较小车在斜面的运动距离是否和摩擦力有关,就需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所以就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故答案为:小车,斜面,高度,不同水平表面.点评:验探究题的关键是注意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实验探究的内容,并会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进行分析探究问题.

答题:山东张洪霞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3、从快速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乘客,当他落到地面时,乘客将向 前倒下.这是因为,乘客落回地面时,脚与地面间存在 摩擦力,脚由运动变成静止,可是人的上身由于 惯性要保持 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人就向 前倒下.考点:惯性.分析:根据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从快速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乘客,当落到地面时,乘客将向前倒下;

因为乘客落地时,脚与地面从在摩擦力,脚静止不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人就向前倒下.

故答案为:前,摩擦力,惯性,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前.点评:考查惯性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答题:fhp826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4、连同载重共2000N的气球在竖直方向匀速下降,它受到的空气浮力为1900N(已知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的),则它在运动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100N.若从气球中抛掉一些重物后,气球能以同样大小的匀速上升,则抛掉的重物重为200N.(设气球所受到的空气的浮力和空气的阻力的大小不变).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气球匀速竖直下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所受合力为0.向上的浮力与空气阻力的和与向下的重力大小相等.要使气球以同样的匀速竖直上升,则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和与向上的浮力应相等.空气阻力B不变,可计算气球应有的重力,抛出物体重为原载重减去气球应有的重力.解答:解:匀速竖直下降,空气阻力和空气浮力之和与气球的重力平衡.则空气阻力F阻=G-F浮=2000N-1900N=100N;

匀速竖直上升,空气阻力和气球重力之和与空气浮力平衡,则气球重力G气=F浮-F阻=1900N-100N=1800N,抛出物体重为G物=G-G气=2000N-1800N=200N;

故答案为:100N,200N.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和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答题:碧浪淘沙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5、某人的质量是60kg,每一只鞋与地面的面积是150cm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2×104Pa,当他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4×104Pa.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应用题.分析:站在地面上双脚着地,已知质量和接触面积可求压强,走路时一只脚着地,接触面积较小,根据质量和一只脚的面积求压强.解答:解: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P=\frac{G}{S}=\frac{mg}{S}=\frac{60×10}{0.015×2}{P}_{a}=2×{10}^{4}{P}_{a}$.

当他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P}_{1}=\frac{mg}{{s}_{1}}=\frac{60×10}{0.015}{P}_{a}=4×{10}^{4}{P}_{a}$.

故答案为:2×104Pa;4×104Pa.点评: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容易出错的是人走路时一只脚着地.

答题:空气凤梨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6、注射器吸药液前,先将活塞向里压,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高,达到排出管内空气的目的,将针口插入药液内,向外拔活塞,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低,达到吸取药液的目的.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注射器吸药液,是利用了大气压,依据的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解答:解:吸取药液前,先把活塞向里压,使管内气体的体积减小,气压增大,以使管内的空气排出;将针口插入药液后,向外拔活塞,使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药液就被管外的大气压压进管内.

故本题答案为:高;排出管内空气;低;吸取药液点评:本题大气压的变化,要抓住气体体积的变化来判断.

答题:shenoy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7、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牛,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为0.2牛.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弹簧测力计拉力和浮力,根据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可知.解答:解:F浮=G-F拉=1N-0.8N=0.2N.

故答案为:0.2.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浮力大小的计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浮力的方法很多,这是最简单的一种.

答题:fxx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8、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 不变,它受到的浮力 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 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对于本题目,首先要分析物体先后两种状态,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而物体重力大小没有变化,所以浮力也不变.而从海里驶入河里,密度变小,在浮力不变的情况下,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解答:解: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轮船重力不变,则浮力大小不变,但由于液体密度变小,则排开液体体积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不变,变大;点评:本题目考察了浮沉条件的应用,关键题目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此时的状态,从而判断利用那种计算公式来解决题目.

答题:songdexing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54分)

19、菜刀、剪子、斧头等刃具用过一段时间后就需磨磨,为什么?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简答题;控制变量法.分析: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解答:答:菜刀、剪子、斧头等刃具用过一段时间后磨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解释生活中有关的压强问题.

答题:dongfeng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20、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它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考点:重力示意图.专题:作图题.分析: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G=mg=2kg×10N/kg=20N.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画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答题:zhehe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21、为什么移动笨重的机床时,常常在机床下面垫上圆木棒或圆铁棒?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简答题.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相同体积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故答案为:移动笨重的机床时,常常在机床下面垫上圆木棒或圆铁棒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容易推动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