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拾级考试网给大家带来有关初二物理试题的内容,以下关于初二物理下册试题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初二物理下册试题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2
一理解与应用
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物体 ,当浮力小于重力,物体 ,当浮力等于重力,物体 或 。
2.轮船能漂浮在海面上,是因为轮船受到 对船的 力和 对船的
力, 这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3.一金属吊在弹簧秤下端,在空气中弹簧秤读数是27.5N,现将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是21.5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N。
4.弹簧秤下挂一石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石块没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
5.将一只铁桶浸没到水中后,感到铁桶比在空气中要 ,这是因为铁桶在水中受到的 的原因。
6.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 和 , 这两个力大小 ,方向
7.一只质量为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这时鸡蛋受到的浮力 重力,浮力的大小为 N。
8.一个物体重30N,用弹簧秤挂着它,将它浸入水中,弹簧秤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5/6,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9.氢气球在空气中脱手后会上升,说明氢气球在空气中也受到 力,方向为 。
10.如图1所示,将石蜡块紧贴在烧杯底部,向烧杯中缓缓倒入水,石蜡块不上浮,这时石蜡块 浮力(填“受到”或“没有受到”)。轻拨石蜡块,让水浸入石蜡块底部,这时水对石蜡块有 ,从而产生浮力。
11.图2中,A、B、C三只小球的浮沉情况分别是:A上浮,B悬浮,C下沉,请在图2中画出每只小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不计水的阻力)
12.小明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a示数为 N,将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示数为 N,请你帮他解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示数减小是因为;
(2)若直接将此物体放人此种液体中,则物体将。(填 “漂浮”、“悬浮”或“下沉”)
13.“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家人到中东“死海”游玩,“死海”其实就是咸水湖,当人完全浸没水中时,人受到的浮力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时,人受到的浮力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轮船是水上重要的交通工具,航行时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
⑴轮船由海里驶人长眈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⑵轮船从上海驶往重庆要经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船闸,船闸是根据_原理建造的;
⑶水运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并排同向行驶的两船“相吸”发生碰撞,做出了限速限距 的规定,是因为__。
15将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放入水中后木块浮上来,石块沉下去其中受到浮力大的是
A.木块 B.石块 C.无法判断
16.一只铁球放入水中后一直沉到水底,这是因为( )
A.铁球是铁制的 B.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D.铁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17.将一个物体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在酒清中悬浮,在水中漂浮,则( )
A.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B.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
C.它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8.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A.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B.物体在水中加速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C.物体沉在水底,底部与容器底有部分接触,这时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和重力
D.物体沉在水底,底部与容器底有部分接触,这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19.有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当它浸没在清水中时,弹簧秤上的读数表示为()
A.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B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之 C.金属块的重力
20.有两艘相同的船,甲船空载,乙船满载。如图5所示,那么( )
A.甲船所受浮力比它的物重大 B.乙船所受浮力比它的物重小
C.两船所受浮力相等 D.乙船所受浮力比甲船所受浮力大
21“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等于其重力
22.将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烧杯水中,然后向水中加盐,使鸡蛋上浮,如图所示。
⑴、在图中画出鸡蛋上浮时的受力示意图;
⑵、鸡蛋浮出水面后,不会立即停止,还会上升一些,这是什么原因?
答:
23.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木块的体积为0.05m3则此木块受到的浮力为N。
24.如图甲,石块重为20N,绳对石块的拉力为8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N;如图乙,木块重20N,绳对木块的拉力为25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N;如图丙,木块重为20N,石块C重5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N。
26.如图6所示,一个边长为L=10cm的正方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其上表面
与水面平行且距水面H=20cm,求: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压力大小,
浮力大小及方向。(取g=10N/kg)
初二物理力学计算题10道,包括答案
1.用同种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和金属盒各一个,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静止时仍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绳的拉力为20N。求:(1)金属的密度;(2)空心金属盒的体积;(3)剪断绳子,静止时金属盒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解:(1)把球放在封闭的盒内,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则ρ水V盒=2(m盒) ①
若把球与盒用细线相连,在水中漂浮,则5/6ρ水V盒+ρ水V球=2(m盒)②
①②联立为方程组 得出ρ球=m/V球=3g/cm^3
(2)由于金属球在绳子作用下静止可知三力平衡,则20N+ρ水V球=m盒=ρ球V球,可 求出V球=1cm^3
由ρ水V盒=2m =2ρ球V球 求出V盒=6cm^3
(3)剪断绳子,有ρ水(V盒-V露)=m可求出V露=3cm^3
2.坦克越过壕沟时,有一个简便办法:坦克上备有气袋,遇到壕沟时把气袋放下去,给气袋充气后,坦克通过壕沟就像走平地一样,设坦克的质量为4*10四次方KG,履带著地面积为5m2,当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坦克对气袋的压强是多大(设坦克前后是对称的)
解: F=(1/2)G=(1/2)mg=1/2×4×10000Kg×9.8N/Kg=196000N
P=F/S=196000N/[1/2×5m2]=78400Pa
解析: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这是干扰条件,此时作用在气袋的压力是重力的一半,受力面积也是总面积的一样,所以压强不变.
3.一个物体受到一个与水平夹角为45度的恒力F(N),并沿力水平前进了S(m).求该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解:将F分解,得到沿水平方向的分力Fx=Fcos45°
由W=FScosθ得W=FScos45°=√2/2FS
4.一辆东风载重汽车,加上所装货物共重80000N,要匀速驶上长80m,高10m的斜坡,若摩擦阻力为5000N,汽车上坡时的牵引力至少为多大?
解:(1)假如没有摩擦力,则根据F牵*L=G得F牵*80m=80000N*10m解得:F牵=10000N ,而本题摩擦力为5000N,所以实际所需的力为10000N+5000N=15000N
(2)若按高中知识来求,则先求出"下滑力"为:80000N*(10m/80m)=10000N ,"摩擦力"加上"下滑力(即沿斜面向下的重力分量)"就是所求牵引力的最小值:
10000N+5000N=15000N
5.底面积为s1=20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横截面积为s2=5平方厘米的平底试管,内装有沙子,试管和沙子总质量为40g,若再向试管中加入60g的沙子,试管将下降多少?(设装有沙子后试管仍漂浮,且水不溢出)
解:设原来试管浸在水中的长度为h1,后来浸在水中的长度为h2
试管漂浮:ρ水g*(S2)*(h1)=(m1)g
加入沙子后:ρ水g(*S2)*(h2)=(m2)*g
二式相减,得试管将下降的高度为
△h=h2-h1=(m2-m1)g/(ρ水gS2)=0.06*10/[1000*10*5*10^(-4)]=0.12m=12cm
6.边长是a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时,木块底部所处深度为H.边长为2a的同一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同一种液体时,底部所处深度是多少
解:由于木块漂浮,所以F浮=G
对于第一个木块来说: ρ (a^2*H) =a^3 * ρ 木 (1)
对于第二个木块来说:ρ [2a)^2*H1)]=[(2a)^3 ]* ρ 木 (2)
解(1)(2)得第二个木块底部所处深度:H1=2H
7.有两把齿距不同的梳子,其中一把每厘米有4个齿,另一把每厘米有5个齿。今将其重叠起来,再透过其齿间的缝隙看亮光,则可以看到亮段和暗段交替出现。如果把其中的一把梳子以1cm/s的移动,问亮的部位将以多大的移动?
解: 白梳子不动,黑梳子以1cm/s右移,设原来两梳子的对应两齿刚好在A处重叠,则由于黑梳子的移动,接着发生的便是紧邻A右侧的黑梳齿和白梳齿重叠,这相当于上述亮段的中心由A处移至A右侧第一个白梳齿处。亮段移动的距离是白色梳子的齿距,δs1=1/4cm,这一过程中黑梳子移动的距离为黑白两梳子的齿距之差,即δs=1/4cm-1/5cm=1/20cm,以v1表示此时亮段移动的,δs1/δv1=δs/δv,所以s1=5m/s。
黑梳子不动,白梳子以v=1cm右移是,类似上述方法,解略,v2=4cm/s,向左
8.一艘质量为1500吨的轮船,装上5×10^3吨货物后刚好载满.
⑴它此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⑵轮船的排水量分别是多少
解:(1)因为漂浮,所以F浮=G总=mg=(1500吨+5×10^3吨)×9.8牛/千克=63700000牛
(2)轮船的排水量指轮船排开的水的总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而轮船处于漂浮状态,则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以判断:F浮=G总,,从而可以确定G排=G总,所以m排=m总=1500吨+5×10^3吨=6500吨
9.一弹簧秤称得一铝块,示数为2.7N;放入水中,部分浸入,示数为2N,求液面上的体积。
解:由力的平衡可知: F浮=2.7N-2N=0.7N
由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可知: 0.7N=ρ水V排g,则V排=0.7N/(ρ水g)
则液面上的体积为:V=V总-V排=(m铝/ρ铝)-V排,
而m铝g=G铝,则V=(G铝/(ρ铝g))-F浮/(ρ水g)
代入G铝=2.7N,ρ铝=2.7×10^3kg/m^3,g=10N/kg,F浮=(2.7-2)N,ρ水=1×10^3kg/m^3,
计算得V=3×10^(-5)m^3=30cm^3
答:液面上的体积为30cm^3
10.一架不等臂天平,将物体放在左盘,称得为16g,放在右盘称得为20g,求物体的真实质量。
解:设左边力臂为L1,右边力臂为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得:mg*L1=16g*g*L2(等号右边两个g中前者表示克,后者表示9.8N/Kg) (1)
mgL2=16ggL1 (2)
由(1)(2)解得:真实质量为8√5克(表示根号5的8倍)
11.用手将一小石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为2N,.当放手后小石块的沉浮情况如何
解:小石块的体积为:V石=V排=F浮/ρg=2N/(10N/Kg)/1000kg/m3=0.0002立方米
小石块的密度为:ρ石=m/gV=2N/(10N/Kg*0.0002立方米)=1000kg/m3 由于这个小石块的密度与水相等,所以小石在静止时必然处于悬浮状态.
1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容器重4.2N,,容器上部是边长5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g取10N/kg)求:(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
解:(1)要按固体压强的求法:P=F/S=G/S=(mg+G杯)/S
= (1.1kg*10N/kg+4.2N)/(10cm*10cm) =1520Pa
(2)要按液体压强的方法来求:P水=ρgh =1000Kg/m3*10N/kg*(10cm+5cm) =1500Pa
(3)F水=P水*S
=1500Pa*(10cm*10cm)
=15N
13.一个氢气球和负载的总质量为M,氢气球所受的升力为F,在空中匀速下降。若将负载抛出,则氢气球能在空中匀速上升。 设气球所受升力不变,阻力的大小也不变。求被抛出的负载的质量。
解:设负载质量为m,因为浮力是由氢气球决定的,所以无论怎样,浮力均为F
扔之前因为匀速,所以合力为0,也就是Mg=F+f
扔下后,同样二力平衡,(M-m)g+f=F
两式相加得(2M-m)g=2F
负载质量m=2M-(2F/g)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25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吨=千克=_=毫克; 2米/秒=千米/时;
7.8克/厘米3=_千克/米3; 1米=_微米。
2,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而产生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波的最慢的是__。
3,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4,在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几种状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__热,但_保持不变。
5,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如使镜面转动150角,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__。
6,将一发光点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则发光点发出的光经放大镜后变成_光。如果放大镜的焦距是10厘米,被观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_10厘米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7,一块1厘米厚的铁板质量是3.16千克,它的面积是_厘米2 (铁的密度是 7.9×103 千克/米3)。 0.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千克(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
8,一个人向着对面的山崖喊了一声,1.2秒后听到回声,当时的气温是150C,那么人到山崖的距离是_。
9,光在_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是_。
10,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__。
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要使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这就表示横梁平衡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米,后5秒通过的路程是18米,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是:( )
A, 6米/秒;
B, 5米/秒;
C, 4米/秒;
D,3米/秒。
3,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 )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D, 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4,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来晒效果较好,这是由于:( )
A,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有关;
C,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
C,物体运动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物体的平均,就是物体运动的平均值。
6,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0C,那么480C的海波:( )
A,只能是固态;
B, 只能是液态;
C,只能是气态;
D, 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
7,两只同样的水银温度计,其中一支玻璃泡上包有浸过酒精的湿沙布,则:( )
A,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小;
B, 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大;
C,两支温度计读数一样;
D, 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8,下面几种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水结成冰时要吸热;
B, 冰在00C时一定会熔化;
C,水的温度低于1000C时不能变成水蒸气;
D, 给烧开了的水加猛火,水的沸腾加剧,但水的温度不变;
9,下面哪种现象是升华?:( )
A,将水淋在烧红的铁上,水很快变干;
B, 将固态的碘加热,碘变成紫色的气;
C,冰熔化成水后再变成水蒸气;
D, 在手擦一些酒精,酒精很快就变干。
10,关于光的传播,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早晨穿过大气层的太阳光线是弯曲的;
C,光从空气中射到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 光在水中的传播要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大。
11,图表示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形,则:( )
A, MN右方是空气;B, MN左方是空气;C, EF上方是空气;D, EF下方是空气。
12,人在平面镜中成像时:( )
A,人距平面镜越近,镜中的像越大;
B, 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小;
C,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大;
D, 无论人距平面镜多远,镜中的像的大小与实际的为的大小相同。
13,关于照相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时,在胶片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
C,照相时,如果被拍摄的景物离镜头较近,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就应调近一些,才能在胶片成清晰的像;
D, 照相机的镜头实质上是凹透镜。
1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B, 铁的密度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都一样大;
C,由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15,关于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正立的实像;
B,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C,只有u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只要f <u<2f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16,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2:1,甲、乙金属密度之比应为:( )
A,1:3; B,4:3; C,3:2; 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