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业征途的浩瀚星海中,每所大学都如同一座灯塔,引领着求知者破浪前行。河海大学,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府,以其卓越的水利水电特色闻名遐迩。对于每一位河海学子而言,“河海大学教务信息”不仅是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更是规划学习生涯、把握学术脉搏的重要指南。
一、教务信息的多元化平台步入河海大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其高效、便捷的教务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如同一位无形的向导,将课程安排、考试时间、成绩查询、选课指导等关键信息一网打尽。学生们只需轻点鼠标,便能轻松获取所需内容,无论是规划新学期的学习路径,还是回顾过往的学习成果,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教务信息的即时更新,确保了每位学子都能紧跟教学节奏,不错过任何一个重要节点。
二、课程安排与选课策略在河海大学的教务信息平台上,课程安排详尽而周密,不仅覆盖了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还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资源,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面对琳琅满目的课程列表,学生们应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教务信息中的选课指南,如同一盏明灯,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及学分要求,合理规划选课路径,确保学习既广泛又深入,为未来的学术探索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考试管理与成绩追踪考试,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与成绩的追踪同样至关重要。河海大学教务信息平台提供了全面的考试信息查询服务,从考试时间安排、考场分布到考试科目详情,一应俱全。此外,成绩查询功能更是让学生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学业表现,无论是进步的喜悦还是待提升的反思,都能成为激励自我、调整学习策略的动力源泉。平台还设有成绩分析模块学生深入剖析学习状况,为后续的学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四、教务资讯与个人发展除了基本的课程与考试信息,河海大学教务信息平台还是学生获取教务资讯、参与校园活动的重要窗口。从学术讲座、科研竞赛到实习实践、志愿服务,丰富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在实践中锤炼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通过教务信息的指引,学生们得以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未来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五、结语:信息引领,未来可期回望河海大学的求学之路,教务信息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连接着知识与梦想,指引着无数青年才俊在学术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在这里,每一份教务信息的传递,都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与尊重;每一次平台的优化升级,都是对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响应。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河海大学教务信息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成为每一位学子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引领他们向着更加辉煌的学术巅峰进发。
在河海大学的广阔天地里,教务信息不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梦想的启航点。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共创辉煌!
河海沈扬外公是谁
沈公臣。
1、沈公臣出生于1980年,浙江杭州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
2、沈公臣兼任江苏省青联副主席,教育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TC217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河海大学补考后成绩会覆盖原成绩吗
会。河海大学补考过了以后,原挂科记录会被覆盖掉,教务处系统中只会保留补考及格后的成绩。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补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计算总成绩时,仍会按照60分为基准。
河海大学办法人身份证明需要多久
五天。根据查询河海大学官网得知,办理法人身份证者,申请人凭承诺书、补办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到学校档案馆(西康路校区/常州校区)复印当年入学录取名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签收表、学生成绩卡(单),申请人持补办申请表、承诺书和本人近照壹张(2寸,蓝底)及档案馆提供的复印件至教务处学籍科(江宁校区行政楼203室/常州校区为学楼C103)办理,办理周期为5个工作日。法人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它是每个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2022河海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
目前出示的名单为拟录名单,如下图所示。
为部分名单,完整名单可在大学官网通知附近中查看。
该校预计将于2022年6月中下旬根据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情况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HHU)”,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915年,时任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的张謇主持创立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由黄炎培任学校筹备主任,3月15日正式开学,由许肇南任第一任校长,被中国水利界公认是理论和实践上贡献最大的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学校教务主任。这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隶属于全国水利局并报教育部备案。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仍隶属于全国水利局,茅以升任首届校长。1927年6月,河海工科大学与国立东南大学等校合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称国立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河海工科大学全部学生以及图书器材并入工学院土木科(1928年改为土木系),部分教师继续应聘任教,其中卢恩绪为工学院院长,张谟实为土木系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下设水利组,1937年6月成立水利系,但此后土木系水利组仍继续存在。1939年,中央大学成立工学研究所,其中土木工程部下设水利工程组。1941年,水利组划归水利系。1949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建院初设水文、水利土壤改良、水利发电和水工结构等4系。1953年,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业、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并入。1955年,华东水利学院的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与武汉水利学院的水道及港口水工专业对调。1960年10月,华东水利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0-1980年,学校开设海军阵地工程和军港建筑专业,培养海军高级专门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华东水利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严重破坏。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制度后,学校恢复招生。1978年2月,华东水利学院重新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11月26日,学校成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华东水利学院更名为河海大学,恢复了“河海”传统校名,邓小平亲笔题写校名。水电部常州机械制造职工大学和常州电力机械厂划归河海大学领导管理。1996年11月,河海大学被国家教委审批为首批“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997年12月,河海大学入选第二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2000年6月,河海大学常州分校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学校由水利部划转教育部管理。2002年6月,学校根据教育部通知,成立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撤销河海大学研究生部。2005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河海大学与江苏大业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市大业房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2009年11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成为江苏省第四所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2010年,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合作共建河海大学等1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成为全国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2012年,学校与武警水电部队签订培养协议,为国家培养抗洪抢险专业技术人才。2017年9月,河海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月30日,成为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成员。2021年5月12日,河海大学信息学部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