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拾级考试网带你认识小学心理学试题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它,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解决方法,下次遇到的话,就不用太过惊慌了。下面,跟着拾级考试网一起了解吧。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10分,每题02分
1、 人格差异有多种表现,其中最核心的是____和____差异。
2、 原理学习的两种形式是____和____。
3、 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性是____、____ 和独立性。
4、 迈克尔认为学习策略包含着____、____ 和____三大部分。
5、 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____和 ____两方面。
二、多选题:20分,每题02分
6、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b詹姆斯c罗杰斯d巴甫洛夫
7、 在下列认知风格中,最容易给学校中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
8、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有( )
a每天跑步b记住英语单词了c不怕见生人了d个子长高了
9、 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a知b情c意d行
10、 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要包括的类型有:( )。
a过失型b品德不良型c攻击型d压抑型
11、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的位置往往是( )。
a开始部分b结尾部分c中间部分d开始和结尾部分
12、 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划线b记笔记c列提纲d画关系图
13、 学习策略掌握的标志是( )。
a不仅了解一般的学习策略,还知道具体学科的学习策略
b会使用精加工和组织等高级策略
c能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
d可以使用监控策略来确定自己选用策略的有效性
14、 如果在课堂中需要学生讨论,而且班级人数在25人左右,比较适宜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为( )。
a堆式b马蹄形c环形d兴趣站
15、 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
a权威型b放任型
c民主型d专制型
三、判断题:05分,每题01分
16、 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阻止小学生无意注意的出现。( )
17、 通过学习,个体的行为和能力应当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
18、 教师在教授概念时常常以定义的形式直接向学生呈现概念的定义,这是一种机械学习方式。( )
19、 记忆一份材料时,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开始和末尾部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
20、 “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
五、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21、 试论述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21』题参考答案:
(1)课堂教学中促使好奇心实现的策略
具体包括刺激性或情境变化,制造悬念或不确定性,提供反馈等。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共1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第页
大哥~2011年1月期末考试“儿童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能给我一份么~
《儿童心理学》历届试题(2011年1月)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体系,初步将其划分成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及( )三大领域。
A.情绪的发展 B.品德发展 C.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D.自我的发展
2.在出生时存在,后来消失,并能作为神经系统正常发展的指标的一种原始反射是( )。
A. 巴宾斯基反射 B. 摩罗反射 C.手掌抓握反射 D.行走发射
3. 大脑右半球包括视觉中枢、( )中枢、触觉中枢、消极情感表达中枢。
A.言语 B.动作记忆 C.非言语声音 D.听觉
4. 儿童的视敏度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约( )个月时其视敏度水平接近成人。
A. 24 B. 6 C. 16 D. 12
5. (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向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A. 同伴关系 B. 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6. 在方位知党的发展中,儿童在(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 3岁 B.4岁 C. 5岁 D.6岁
7. ( )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出生后的第一年 B.出生后的第二年
C.出生后的第三年 D.出生后的第四年
8. 媒体暴力会降低儿童对暴力事件的( )。
A.敏感性 B.兴趣 C.偏爱 D.反应性
9. 学前儿童颜色(辨色力)在( )发生的。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10. 初步掌握本族口头语言的时期是(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学前末期
二、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横向研究
12.气质
13.社会性参照
14.自我中心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分,共40分)
15.请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6.请说明影响幼儿期身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请分别举例。
17.请简述鲍尔贝的婴儿依恋行为的发展,并对其中的某个阶段加以~举例说明。
18.请简述影响同伴接受性的因素。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9.案例:
幼儿园小班的明明回到家后,一直都嘟着小嘴,一副伤心难过的样子。妈妈看了很是不解,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上前询问明明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组织小喷油,参加了一个画画比赛,大多数小朋友都得到了小红花,可明明却没有得到。明明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此时明明的心理特征及发展状态,并为明明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A 3. C 4. A 5.A 6. B 7. A 8.A 9. C 10. D
二、概念题
11.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题被试进行班察、湖盘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5分,捕要点酌情指分)
12.气质
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对许多人而言,气质这个词隐含着行为的个别差异的生物基础,这个基础是会遗传且稳定的。
13.社会性参照
婴儿通过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情,监控他人(比如:父母)对于不确定情境的情绪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
14.自我中心性
儿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现点相区分和调节,并且认为他人都是以与自己相同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感觉。
三、简答题
15.请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儿童心理现象的理解、解释和预测的不同。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有三个:
(1)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
(2)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功的?
(3)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
16.请说明影响儿童早期身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请分别举例。
影响因素有:遗传和激素、情感、营养、疾病和受伤。针对每一因素举例说明。
17.请简述鲍尔贝的婴儿依恋行为的发展阶段,并对其中的某个阶段加以举例说明。
运用鲍尔贝的理论,婴儿依恋行为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对人无差异反应阶段、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的依恋期和交互关系形成阶段。
选择任何一个阶段进行举例。
18.请简述影响同伴接受性的因素。
有5个影响因素:父母的教养行为、出生次序的影响、认知技巧、名字和生理特征。
四、分析题
19.分析:
这是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自我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措施: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等;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 潘菽 D. 蔡元培
2、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验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为( )
A .10% B .90% C .55% D .45%
3、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 )的儿童?
A .130 B . 140 C .150 D .160
4、任务促成的纪律的前提是( )
A .教师的监督、指导 B.同辈群体的压力
C .个人对活动本身的充分理解 D .活动本身的吸引力
5、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A .相似性 B .概括经验 C .学习策略 D .心向
6、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A .动作幅度 B .动作结构 C .动作力量 D .动作
7、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的任务。
A .比较难的 B .非常难的 C .非常容易的 D .难度适中的
8、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A .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B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 .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 .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0、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是的创立者是
A .布鲁纳 B .苛勒 C .奥苏伯尔 D .加涅
1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2、对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和
A .以教材为中心 B .以考试为中心 C .以学生为中心 D .以目标为中心
13、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
A .形式训练说 B .经验类化说 C .共同要素说 D .关系转换说
14、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是
A .归属 B .认同 C .从众 D .信奉
15、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什么教学?
A .愉快教学 B .个别化教学 C .情境教学 D .理想化教学
16、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 可以将心理辅导分为调适性辅导和
A .治疗性辅导 B .主体性辅导 C .个别化辅导 D .发展性辅导
17、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 .认知策略 B .管理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复述策略
18、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整合 C .操作模仿 D .操作熟练
19、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从事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该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A .较高水平 B .较低水平 C .中等水平 D .非常低的水平
20、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育人功能等,在这些功能中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A .育人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 D .经济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
A .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B .斯宾塞的《教育论》
C . 凯洛夫的《教育学》 D .洛克的《教育漫画》
2、 联全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有关儿童的原则有
A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B .尊重儿童意见原则
C .无歧视原则 D .儿童活动游戏原则
3、按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
A .绝对性评价 B .非正式评价 C .相对性评价 D .正式评价
教育心理学试题5
三、多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的心理活动 B、学的心理活动 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小学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体特点是( )
A、凭借“象征性”格式思维 B、守恒 C、去自我中心 D、多维思维
3、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
A、变化是持久的 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 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4、学生的学习特点是( )
A、以间接经验为主 B、有他人的指导 C、有计划、有结构 D、以语言为中介
5、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
A、意义学习 B、行为规范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知识的学习
6、行为主义是最早的学习理论,它为学校的教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
A、个别化教学 B、非指导性教学 C、交互教学 D、行为矫正、
7、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
A、归因 B、成就动机 C、诱因 D、需要
8、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课堂的主要学习动机有(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强化
9、根据强化对行为反应的作用,一般把强化分为(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零强化 D、惩罚
10、某些信息的刺激特性会作为诱因唤起人们的特殊好奇心,刺激的特殊性表现在( )
A、变化 B、夸张 C、复杂 D、含糊不清 E、新奇
11、学校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措施主要有( )
A、创设问题情境 B、合作学习 C、强化 D、反馈
12、表征知识的主要方式有( )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13、知识学习的内部条件有( )
A、材料的逻辑意义 B、动机 C、编码策略 D、已有的知识结构
14、根据知识包含的上下关系和并列关系将同化分为( )
A、相关同化 B、并列结合同化 C、总括同化 D、类属同化
15、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
A、示范 B、讲解 C、反馈 D、练习
16、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
A、智力技能的应用能够举一反三 B、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
C、内部言语成为智力技能活动的工具 D、智力技能的操作脱离了具体的支持物
17、根据问题的性质可以把问题分为( )
A、抽象问题 B、排列问题 C、转换问题 D、结构问题
18、只有符合哪些条件才算是问题解决?( )
A、能够回忆与想象 B、有认知成分参与 C、一系列的心理操作 D、目的性
19、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
A、提出问题 B、表征问题 C、选择操作 D、执行操作 E、检验假设
2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
A、知识经验 B、惯性思维 C、认知水平与特性 D、人格特征 E、问题的表征
21、如果希望有创造力,就必须具备哪些知识( )
A、网络化的陈述性知识 B、相对自动化的技能
C、受意识控制的策略性知识 D、学科知识
22、学习策略包括( )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3、问题表征策略主要有( )
A、外显表征 B、符号标记 C、作图示意 D、内隐表征
24、学习策略的教学应该坚持( )
A、生成性原则 B、特定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25、品德与态度共同的成分是( )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倾向
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 A.0~3岁 B.3~6岁 C.6"-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